(相关资料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琼斯)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4月4日在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从我国实践看,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也要求我们必须在金融开放与发展的同时确保金融安全。
首先,金融安全涉及货币物价稳定。金中夏表示,我们面对的挑战是要在开放的环境下确保货币与物价的稳定,要兼顾汇率的灵活性与币值的稳定性。只有灵活的汇率才能有效吸收和缓解在开放环境下遇到的各种外部冲击,确保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国际收支失衡,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只有从总量上管住人民币发行的规模才能确保国内物价稳定,确保人民币汇率在放开的时候不会失控。
其次,金融安全涉及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金中夏表示,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以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为代表的美元清算系统、SWIFT系统等具备全球公共物品属性。正是在这些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下,金融机构提供了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促进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但是近年来大家也都非常担心的看到,金融基础设施被当成制裁武器使用的趋势日益明显,很多主要依赖这些基础设施的国家感到不安全。”金中夏表示,我们应当在多边国际金融框架下争取更多国家支持金融基础设施非武器化的主张,并且鼓励支持国际社会共同开发备份系统,尊重各国的选择权,避免过于依赖某种单一的金融基础设施。
金中夏表示,要应对金融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也要对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合作问题以及本币国际化等问题进行统筹、通盘的考虑。要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基础上有序的开放,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短期风险和长期收益之间的平衡。
最后,金融安全涉及数据安全。我国已是数据大国,但是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的数据有地域的局限性,数据的多元性有待丰富,数据质量有待提高。要想建设数据强国,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国内和国外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而这又涉及统筹安全与开放的问题。
金中夏表示,一方面,数据必须得到适度的保护和规范交易。另一方面,保护数据不能阻断数据跨境、跨地域或跨机构的流通。在这一新形势下,需加紧推进金融业数据跨境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根据数据的特点分类施策,对敏感数据限制或规范流动和交易,而对非敏感的数据允许在有授权或确权的条件下可控地自由流动和交易。
当前,不少国家已经出台数据管理规范和规制,一些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也开始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进行规范。“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在洞察国际大势的基础上,在制定完善本国相关规则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金中夏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