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泾县,位于安徽东南,是闻名遐迩的宣纸之乡。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游目骋怀,在这幅“宣纸上的山水画卷”留下优美诗篇。
(相关资料图)
行走泾县,不止有山水画卷,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持续升温。如今,泾县正下好文旅这盘大棋,擘画“诗和远方”新图景。
“泾县将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积极主动融入‘大黄山’,打好红色牌、文化牌、生态牌,持续丰富旅游产业业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环境品质,让四方游客朋友不虚此行!”泾县县委书记施怀中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
桃花潭景区。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文旅+经济——“美丽风景”带来“美丽经济”
泾县之美,美在哪里?施怀中用“五个一”概括:“美在一面旗,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在这里演绎了‘云岭烽火、战士丹心’的红色经典;美在一首诗,诗仙李白三次来泾,在这里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美在一张纸,宣纸是人类非遗,在这里舞动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中国风雅;美在一条路,‘皖南川藏线’精华段——桃岭六道弯,在这里展现出惊险奇峻、秀丽多姿的独特风景;美在一幅画,境内山川秀淑、人文荟萃,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在这里交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泾县之美,美在生态、美在人文。近年来,该县加强美丽景区建设,积极推动“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促进旅游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目前,泾县拥有大小景点80余处,4A级和3A级景区各7处,3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首位。
空中俯瞰“皖南川藏线”精华段——桃岭六道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依托优美的生态资源,泾县建成生态型景区18个,桃花潭景区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绿林谷、月亮湾水上乐园创成3A级景区,“皖南川藏线”泾县段高峰期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依托优越的红色资源,泾县实施红色旅游项目8个、总投资45.6亿元,打造全国知名党性教育示范基地。云岭镇、茂林镇入选全省首批红色旅游小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入选长三角党性教育基地。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167.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6亿元。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县接待游客104.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7亿元,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46.56%和51.67%,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查济古镇德公厅屋。泾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旅+乡村——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清晨时分,青弋江畔的泾县云岭镇章渡村烟雾缭绕,宛如仙境,清末民初时期的古建筑群“吊栋阁”依江而建,颇有南方古韵。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冲击。如何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泾县给出的答案是:探索政策创新,招揽社会资金投入。
2020年6月,泾县人民政府与上海海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发建设“西来第一镇——章渡”保护开发项目的协议。项目计划投资数亿元,对吊栋阁周边区域实施保护、开发和利用,打造一条特色文化街区。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梦乡村·泾溪水镇一期项目已基本收尾,预计今年7月份对外开放。”宣城海远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肇说,随着项目的推进,章渡老街的旅游相关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致富渠道,切实增加村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是泾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泾县全力做实“旅游+振兴”结合文章,不断培育打造乡村文旅新业态、新产品,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三丈三”大宣纸捞制。泾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旅+交通——开启交旅融合新篇章
在泾县,有一条旅游线路非常独特,它既有广西桂林山水之美,又有云南石林之奇,还有318川藏线之险,汲取皖南山水精华,一路青山竹海连绵,偶有水库辽阔,是适合自驾、骑行的好地方,这就是“皖南川藏线”。
随着线路的声名鹊起,游客量也在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30万人次增长到2022年的200万余人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川藏线”。
交旅融合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施怀中介绍,泾县以“皖南川藏线”为重点,加快推动交旅融合发展。自2019年以来累计建成美丽公路245公里,基本实现主要公路、重点景区、特色乡镇美丽公路全覆盖。
“皖南川藏线”风景秀丽。鲍锋摄
此外,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修建一条廊道、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以交旅融合带动沿线特色农业、民宿经济、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打造美丽交旅走廊。
以景引路,以路为景。如今,交旅融合项目在泾县大地遍地开花。小岭路入选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溪桃路入选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洗马桥至爱民美丽公路入选“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
“来泾县,游宣纸上的山水画卷;来泾县,有‘泾’喜!”泾县县委书记施怀中向广大游客发出盛情邀约。
标签: